![]() |
|
登录注册 |
☦ 上海理工大学论坛 > 休闲水吧 > 浏览当前帖子 | 手机版 - 认证发帖 - 隐藏左侧栏 |
ap26113原料购买渠道 AP26113使用说明书 | |
【返回本版】 【发表帖子】 【回复帖子】 | 浏览量 1162 回帖数 0 |
![]() |
脆脆鲨smile 等级 瓶子 楼主 发表于 2017/4/19 16:17:05 编 辑 |
|
AP26113渠道咨询:15231289155 微信:Lanxia9291 1 共识一:EGFR突变型肺癌,建议检测BIM,以发现原发性耐药患者 共识级别:3。 BIM全名为BCL-like 11,也称Bcl-2-interacting mediator of cell death,为BCL-2蛋白家族成员,是活性最强的促凋亡蛋白之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需通过BIM的上调才能引起带有EGFR突变的肺癌细胞的凋亡,其中编码的BH3(the pro-apoptotic BCL-2 homology domain 3)被称为唯一的促凋亡蛋白[1]。东亚人群中BIM基因的2号内含子存在缺失多态性,导致这一人群表达的是缺乏促凋亡活性的BIM亚型(BH3缺失),从而引起对EGFR TKI的原发耐药或削弱TKI的临床疗效。有报道中国患者的BIM del多态性携带率为12.3%(75/608),EGFR突变患者的携带率为18.4%(26/141)[2]。人类基因组单倍体图(Hap Map)计划中的中国人BIM del携带率为20.5%。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吴一龙团队检测了169例肺癌患者的BIM基因,也发现24.3%(41/169)的患者存在BIM del多态性。相比而言,德国或欧洲人群则未见BIMdel这种多态性。Ng等[2]研究了BIM del多态性和TKI治疗反应相关性,结果显示,BIM缺失多态性的EGFR突变型肺癌患者对TKI的治疗反应显著低于野生型患者,无进展生存期较非缺失患者明显缩短(6.6个月vs.11.9个月,P=0.0027),BIM多态性是潜在的NSCLC EGFR TKI疗效预测因子。 最近的研究提示,抗微管的细胞毒药物如紫杉类能有效作用于BIM的过表达,由此可考虑相应的克服BIM原发性耐药的方法[3]。 52.1%的与会专家赞同治疗前应检测BIM以判断是否出现原发性耐药。 2 共识二:对EGFR TKI耐药的突变型肺癌,建议重新活检以明确耐药的分子机制,鼓励患者参加相应的临床试验 共识级别:2A。 对EGFR TKI耐药产生的机制,目前有两种观点,一是获得性模型(也称获得性突变),指的是长期使用EGFR TKI后药物诱发的突变或旁路激活,如守门基因T790M的突变,其证据是体外EGFR突变敏感细胞株PC-9与吉非替尼长期培养可诱导出T790M的突变而成为PC-9R耐药细胞株。二是选择性模型(也称克隆选择),指的是在未治的肿瘤中已存在占优势的敏感和少数的耐药细胞,长期用药后敏感细胞被杀灭而原来少量的耐药细胞被选择出来成为优势细胞[4]。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选择性模型。 目前最常见的耐药机制是T790M,约占50%。T790M为EGFR的20号外显子(Exon20)第790位点上的苏氨酸(threonine)为蛋氨酸(methionine)所取代。分子模拟提示T790M改变了ATP的亲和性,导致EGFR TKI不能有效阻断信号通路而产生耐药[5-6]。如果采用比直接测序法更为敏感的方法检测未经治疗的EGFR突变型肺癌,31.5%的患者可同时存在T790M,但这些患者同样对EGFR TKI敏感,因此,治疗前低丰度的T790M不影响EGFR TKI的应用,但可提示其发展趋势和耐药机制[7]。需注意的是,T790M可和其他引起耐药的分子事件如C-Met同时存在,这大大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5%~20%的EGFR TKI耐药是由C-Met所引起。不同于T790M,C-Met主要是通过肝细胞生长因子配体旁路激活信号通路从而导致耐药[8]。C-Met异常可表现为突变、扩增、过表达,由于形式多样,如何检测、如何界定截断值、是否可作为疗效预测因子,均存在许多未解决的问题。 其他引起耐药的机制还有小细胞肺癌转化(6%~14%)、PI3K旁路激活(<5%)等,30%左右的耐药还找不到原因[9]。目前针对大部分耐药机制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见表1)[10]。 |
1 |
论坛帮助 会员认证删帖申请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