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进站窗口
排行 在线会员
登录注册
上海理工大学论坛 > 理性讨论 > 浏览当前帖子 手机版 - 认证发帖 - 隐藏左侧栏
我上大学,还是大学上我 (值得反思的现象)-转贴
返回本版】  【发表帖子】  【回复帖子 浏览量  1255      回帖数 0
X_hunter    等级  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08/9/27 18:35:12    编 辑   


这是一个很著名的教育段子——某大学生毕业后恍然大悟:这四年,不是我上了大学,而是大学上了我。语多戏谑,且近暧昧,但你不能说这不是他的心里实情。那么,此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近日,京城有多家报纸报道了重庆工商大学学生周家亮申请退学一事,退学的理由居然是“看不起学校”。消息被搬上网后,一些网站都有相应的跟帖,有条跟帖颇有趣:“我大三的时候退学,退学后才觉得后悔,为什么我要上大学呢……,浪费了三年时间。”——这位前本科生居然不是后悔退学,而是上学。联想到去年9 月,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在读博士生王垠也向学校提出退学,他在公开信中,表示了对学校博士培养模式的不满。从本科到博士,从地方高校到京都清华,这几例退学,看似微澜,却也可以见微知著。 

  对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满,是他们退学的主因。当时重庆校方要开除周,原由是他多门功课不及格。这虽是周自己造成,但是否还有教育本身的因素呢?在采访中,周坦言他对学校的教授内容和方式都不满意。他之屡屡不及格,其实是以消极的方式表达了不满。 

  学生对教授内容和方式的不满,绝非个别学校,它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即以教授内容为例,中国任何一个高校,不论什么专业,四年中都有近三分之一的课程是公共必修课。谁都知道,那些课往往抽象教条又枯燥无味。但是,不开又绝对不行。这些课还经常弄些和教学无关的行政或党政人员去上,于是课堂上经常出现这样的景观:上面口干舌燥,下面五花八门——听MP3的有,看其他书的有,伏桌而睡的有,交头接耳的有,偌大教室,真不知能有几人听得进去。这当然怪不了学生,他们是在自费读书,但他们并没有本来应该有的选择或不选择某种知识商品的权利。显然,这个问题不在哪所高校,而在我们的教育体制。它原是计划体制下计划教育一仍旧贯。 

  这样就明白什么叫“不是我上了大学,而是大学上了我”。我上大学,我是主体,大学是对象,在大学面前,我有我的精神主动性,我通过它能够成就我所需要的自己:这就是我上大学。相反,在大学中,我不是主体,我不是主动的,我只是一个对象,一个被那些课业所灌输的对象,而我又并非想成为那样,且不那样还不行:这就是大学上我,抑或我被上。周在采访中说:“学校如果能够让一些学生去学自己喜欢的、实在的东西的话,我可以不退学,也想混个文凭。”

1
表情
所有内容均为会员自愿发表,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论坛帮助 会员认证删帖申请 联系我们
©www.shlgdx.com  Processed in 0.09